一座城市的溫度,不僅在于高樓大廈的光鮮,更藏匿于街角巷陌的潔凈,浸潤在鄰里家園的溫馨。源匯區(qū)國動辦,正用一次次彎腰、一遍遍擦拭,為這份溫度增添著最動人的注腳。
【清晨集結(jié),為家園“煥新”】
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,溫柔地灑向大地。源匯區(qū)國動辦的志愿者們早已攜帶清潔工具,精神抖擻地集結(jié)完畢。今天,他們的目的地是中銀花園和稽查局家屬院。一場以“繡花”功夫推進的城市“大清潔大沖洗”活動,在這兩個小區(qū)如火如荼地展開。
沒有啟動儀式,沒有過多言語,志愿者們迅速分成若干小組,投入戰(zhàn)斗。他們的目標明確:不放過任何一個衛(wèi)生死角,讓家園重現(xiàn)光潔與靚麗。
【精耕細作,于細微處見真情】
如果說主干道是城市的“面子”,那么居民樓的樓道、扶手、角落就是關(guān)乎民生的“里子”。國動辦的志愿者們深諳此理,他們的清潔行動,是一場真正的“精耕細作”。
步梯扶手的“溫柔擦拭”: 日積月累的灰塵讓原本光滑的扶手變得斑駁。志愿者們手持抹布,浸濕、擰干,從頂層開始,一級一級臺階地向下擦拭。每一根欄桿、每一寸扶手都恢復(fù)了木制或鐵藝的本色,居民上下樓時,掌心觸及的不再是灰塵,而是一份安心。
樓道雜物的“暢通工程”:堆放在樓道里的舊紙箱、閑置家具,不僅是衛(wèi)生隱患,更是生命通道的“攔路虎”。隊員們耐心溝通,彎腰搬運,將一件件雜物清理干凈。隨著空間的騰出,樓道瞬間明亮、寬敞起來,消防通道徹底暢通,居民的心也跟著“亮堂”了。
公共區(qū)域的“煥顏洗禮”:高壓水槍發(fā)出有力的轟鳴,水流所到之處,地面沉積的污漬、苔蘚被一掃而光。志愿者們揮舞著掃帚,配合水槍沖洗,將淤泥和積水推向下水道。沖洗過的地面露出了原有的顏色,在陽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澤,仿佛為小區(qū)進行了一次徹底的“潔面”。
【汗水與笑容,是最美的風景】
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背,灰塵沾上了他們的臉頰,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。他們的身影,成為了小區(qū)里最動人的風景。
一位住在稽查局家屬院的阿姨感動地說:“真是太感謝你們了!這些角落我們年紀大了也清理不動,你們一來,感覺整個院子都年輕了,看著心里真舒坦!”
這樣的認可,就是對所有付出最好的回報。志愿者們的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,因為他們的努力,正實實在在地轉(zhuǎn)化為居民們觸手可及的幸福感。
【久久為功,共建美麗源匯】
一次集中清潔,是一次短期的“美顏”;而常態(tài)化地維護,才是長效的“滋養(yǎng)”。源匯區(qū)國動辦的“大清潔大沖洗”活動,不僅僅是一次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整治,更是一次文明的傳遞與溫情的播撒。
它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: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,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 從一棟樓、一個院子做起,用點滴行動匯聚成改變的力量,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。
清潔的是環(huán)境,凝聚的是人心。源匯區(qū)國動辦將繼續(xù)以腳步丈量民情,用行動踐行使命,讓“大清潔”的成效持續(xù)蔓延,讓源匯的每一個角落都潔凈、有序、充滿陽光?。ㄤ鸷邮袕V播電視臺網(wǎng)絡(luò)部記者柴全偉 通訊員郭煒)
責編:瘦馬 編審:王輝 終審:盧子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