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河南,一場跨越山海的盛會為中拉深度合作寫下生動注腳。
“中國品牌很好,在我們國家,隨處可見‘河南造’新能源汽車。”11月3日,第十八屆中國—拉美企業(yè)家高峰會現(xiàn)場,哥倫比亞GMC公司亞洲總裁丹尼爾贊嘆。
當天的中拉新能源汽車專題對話會上,來自中拉政企學界的代表齊聚一堂,對話交流、思想碰撞打開了合作新路徑。

中國,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,已從過去的“跟隨者”轉變?yōu)槿蚣夹g變革與商業(yè)模式創(chuàng)新的“策源地”之一。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重地,河南聚集了世界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、世界最大新能源客車制造商宇通、世界最大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等行業(yè)巨頭,規(guī)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(yè)達600余家,已形成從原材料、核心零部件到整車制造、配套服務的全產業(yè)鏈布局。
2024年,河南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68.1萬輛。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,新能源汽車產量達49萬輛,同比增長18.5%。鄭州集聚了7家汽車整車生產企業(yè),產能超260萬輛,產業(yè)規(guī)模超3000億元,奮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。
硬核技術是河南新能源汽車出海的“通行證”。
鄭州航空港區(qū)比亞迪生產基地,51秒下線一臺新能源整車,已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超100萬輛、產值超1700億元;宇通客車作為全球新能源客車龍頭,2024年新能源客車出口增幅更是高達84.6%,產品遠銷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;寧德時代洛陽“燈塔工廠”1秒產出一個電芯;多氟多六氟磷酸鋰占據(jù)全球四分之一市場份額;許繼電氣自主研發(fā)大功率充電、智能有序充電、光儲充、重卡換電等關鍵核心技術.......共同撐起了河南新能源汽車的出海底氣。
拉美地區(qū)正逐步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,為河南提供了廣闊藍海。2024年,當?shù)丶冸娷囆弯N量增長139.3%,插混車型增長156.1%,中國品牌占據(jù)半壁江山,電動公交車幾乎全部來自中國。
“在蒙得維的亞街頭,宇通電動客車跑起來又穩(wěn)又環(huán)保,我們盼著全城公交都換成這樣的車!”烏拉圭牧農漁業(yè)部顧問瑪麗亞·瑪麗亞·巴拉比諾·霍賓斯道出了拉美市場對河南的認可。
順勢而為,方能行穩(wěn)致遠,河南早已為豫企與拉美地區(qū)合作架起“快車道”。省貿促會與20多個拉美國家貿促機構、商協(xié)會建立合作關系,通過組織企業(yè)參展、互訪對接等方式搭建合作橋梁。開通45條國際貨運航線,覆蓋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正加快推進鄭州—墨西哥城“雙樞紐”建設,計劃將航線延伸至南美,為汽車出口打通物流大動脈;“跨境電商O2O自提”“1210模式”、240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創(chuàng)新,讓豫企出海之路越走越寬。
要在拉美市場站穩(wěn)腳跟,本土化深耕是關鍵。面對拉美各國政策、路況和消費需求,河南車企精準發(fā)力。
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及海外技術副總監(jiān)李嘉表示,宇通將歐洲高端市場的成功經驗“移植”拉美,目前已在拉美市場累計銷售近3萬輛新能源客車。此外,宇通客車針對當?shù)刈匀粭l件,量身定制高原抗缺氧、高溫耐暴曬的專屬車型,同步建設充電站和售后服務中心,讓用戶用車無憂。
“我們的銅、鋰礦資源豐富,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可以用我們國家的鋰做強電池產業(yè)。”阿根廷中國商會副會長馮天穆的中文很溜,一語點出了中拉產業(yè)的天然互補性。
正如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(yè)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所言:拉美豐富的礦產與能源資源,為產業(yè)鏈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機,河南可推動電池、充電設備等配套產業(yè)同步出海,構建“整車+零部件+服務”的全鏈條輸出模式,實現(xiàn)從“賣產品”到“建生態(tài)”的跨越。
從中原腹地到拉美大陸,跨越太平洋的距離隔不斷合作熱忱,河南新能源汽車的拉美征程蹄疾步穩(wěn)。